4月2日,“汉五学子城乡互动”五峰研学资源推介会在武汉落幕。这场跨越300公里的教育对话,以生态赋能教育、城乡协同育人为主题,通过宣传展播、资源推介、经验分享等形式,全面呈现武汉五峰区域协作生态研学的创新成果与独特魅力。
2021年,我县首创“耕读教育大学堂”实践教育品牌,创新提出“一座县城就是一所实践学校”的理念。三年多来,我县持续探索“政府主导、协同发展”的研学模式,整合全县资源形成“50分钟研学圈”,创设长江生态文明教育、乡村耕读劳动实践、茶文化技艺传承、土家非遗文化体验、红色理想信念教育及中医文化研学六大核心课程。
研学旅行,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从深山突围的教育创新之路。这条路从“铺设”之初,就得到了武汉市教育局及武昌、江夏两地的大力支持。两地教育部门通过共建研学课程、互动师资共培、互访实践共育,以研学实践架设教育均衡之桥。
在教育协作的过程中,两地共同开发了《一物一课》系列课程,共同设计了《碳探五峰·长江生态保护者》研学方案,并通过举办全国教育交流会议推广五峰生态研学课程。同时,两地教师针对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开展学习互访、武汉名师送教、师徒结对活动,共同开展以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德育等为主题的教研互动。
目前,我县已建成3个市级以上研学基地、14个县级研学基地,2022年“五峰耕读教育大学堂”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劳动教育基地。武汉市已累计组织万余名学生赴我县开展研学及夏令营活动。武昌区梅苑学校将研学中体验过的土家摆手舞作为校本课程推广,真正实现两地学生“同上一堂课”。今年,武汉计划将五峰纳入夏冬令营及冰雪运动目的地,并继续开展五峰学生“看省城”学府励志活动。
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县累计接待研学群体超10万人次,2024年研学课程满意度达95%以上。此外,我县还与香港教联会合作启动“峰港通”计划,实现五峰与香港学校的结对交流,进一步拓宽教育国际视野。值得一提的是,五峰教育研学案例还获得了文旅部《中国旅游报》推介。(通讯员 望鹏飞 刘卫华 王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