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开局良好,生态底色越发靓丽。
今年上半年,我县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8%,PM2.5、PM10累计浓度分别为29、47微克每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一。全县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重点水功能区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今年以来,我县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对无人机巡查发现斑点进行核实处理;会同住建部门开展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防治检查,督促建设施工单位、重点排污企业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完成近零碳试点申报,上报近零碳城镇、园区、社区、校园、商业试点。水污染防治方面,投资1465万元开展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障水源地取水安全;排查渔洋河流域山洪口等排口24个,核定渔洋河、天池河等重点河流入河排污口7个,按照一口一档要求设立标示牌和标示桩,完成登记及论证报告编制;土壤污防防治方面,开展土壤重点管理企业自行监测及应急排查,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专项整治,按照维修企业类别分类抽查,指导维修企业对废机油的规范化管理;开展湖北睿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放射源辐射检查。
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挖掘我县中蜂中药材生态产业、林药蜂特色经济、茶旅融合等“两山”实践转化路径,研究谋划生态环保项目,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积极探索“执法+帮扶”监管新模式,全面排查危险废物、放射源、砂石料场、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对五峰民族工业园区企业针对性开展帮扶指导,加强排污企业在线数据、远程视频监控等线上监管方式运用,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配合及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抓好环境准入、水质监测、环境执法、污染防治等工作;进一步推进“两山”基地建设,总结提炼“两山”转化经验,突出县域生态特色,持续巩固我县生态优势,把握“616”工程对口支援帮扶等机遇,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进度,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