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茶人》武汉公演 再现古茶道传奇

9月24日,作为第四届湖北艺术节的展演剧目,五峰原创民族歌舞剧《古道茶人》在洪山礼堂公演。

五峰茶乡,好戏开场。婉转悠扬的山歌,动人心弦;行云流水的舞蹈,美轮美奂。为了送茶出山,运茶人不畏险阻,穿行于百丈悬崖间,发生在西兰和强生间的唯美爱情,也让人可泣可叹。

《古道茶人》由湖北省土家族(五峰)歌舞剧团历时2年倾力打造,以茶乡五峰重要商贸古茶道为线索,以种茶人和运茶人不畏艰难而又重信誉的品质为依托,融合舞蹈、歌曲等传统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凭借细腻丰盈的人物刻画和扣人心弦的情节雕琢,围绕沧桑的古茶道演绎动人故事。故事中,运茶马队的热血豪情、忠义淳朴、坚贞无惧,将五峰“宜红”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风土人情讲述得淋漓尽致。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国家一级编导姚晓明、国家一级作曲家王原平组成的团队主创。“我们把土家文化、宜红茶、古茶道三方面结合创作。”姚晓明介绍,为了力求戏剧性更集中、人物性格更突出、舞蹈更好看、画面更感人,《古道茶人》在舞蹈上下足了功夫,在土家摆手舞、板凳龙等舞蹈基础上加工而成,几经编排,新的舞蹈更加鲜明流畅、凸显民族性。同时,剧目的舞美、服装、道具也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剧中的服装以土家族传统服饰为原型,重新进行了设计,精美的西兰卡普,华丽的头饰衣裙,彰显土家族的民族风情。剧中的道具布景以五峰茶乡、千丈崖为蓝本,在声光电特效的配合下,再现了运茶人走古道天险的艰难。

“剧中音乐具有浓郁的土家族文化艺术风格和地域风情特色,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王原平代表作歌曲有《山路十八弯》《我从三峡来》等,他介绍,该剧采用土家民族音乐融合外来音乐节奏型、动率、动作的创作方式,让表演更有时代性,让年轻人易于接受,也让受众更加广泛,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故事让人惊叹,它见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历史变迁。”每每精彩之处,台下掌声阵阵,多位现场观众为原创民族歌舞剧点赞叫好。

五峰境内的古茶道形成于明清,东西长130余公里,是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道茶人》曾在今年9月获得第三届“宜昌文华奖”一等奖,并将作为民族地区优秀剧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团十大晋京剧目展演。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