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团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湾潭镇红旗坪村借助精准扶贫的良好契机,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红旗坪村坚持“抓班子、强队伍、抓落实、夯基础、促经济、求发展”,在驻村工作队的倾情帮扶、党员群众的全力配合下,强力推进水电路网户户通、庭院路灯户户亮、房间院落户户平等举措,创造环境优美整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我们利用奖补资金来修入户路、硬化道场、翻修猪圈,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湾潭镇红旗坪村党支部书记向昌彦说道。
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红旗坪村进一步树立发展目标,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方式方法,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吸引了金蕊蔬菜合作社、新家园中药材合作社等一批新型企业入驻,充分利用企业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让广大村民学会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和科学管理,着力培养技能型、管理型、知识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合作社主要通过四种模式带领周边老百姓致富,一是老百姓自己投资,合作社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持; 第二种就是合作社投资,老百姓租赁我们的设施,我们同样提供技术和市场;第三种是我们流转老百姓的土地,聘请周边的老百姓来进行务工;第四种就是我们给老百姓发展露天蔬菜,带动老百姓发展。”五峰金蕊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银城介绍道。
截至目前,红旗坪村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大棚蔬菜近400亩,金银花400余亩,中蜂300余桶,解决了村内镇外上百人的务工需求。曾经以种植玉米为主的红旗坪村,现在已形成户均5亩中药材、1亩蔬菜、1亩烟叶、1亩园林苗木、1桶中蜂、3头生猪的多产业发展格局,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向昌彦说:“我们村通过发展产业,总共引进12家专业合作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018元,增长到2020年的16000元。”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后,不忘精神文明建设。红旗坪村以基层治理为重点,加强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在制定推行村规民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发展,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明星家庭”、“最美家庭”评比等一系列基层治理活动,还先后建成了功能完善的党员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在此基础上,红旗坪村开展了民族服饰比赛、农民丰收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为红旗坪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的文化广场功能也比较齐全,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利用他们农闲时间,组织他们跳广场舞和摆手舞。”向昌彦说道。
随着“身在大山、心向沿海”大讨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的展开,红旗坪村也将开展思想破冰行动,主动学习沿海农村发展经验,充分利用自然、文化等优势资源,将研学旅行和现代农业旅游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红旗坪村地方品牌知名度,发展现代化旅游经济,为红旗坪村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方向。
“我们村是革命前辈战斗过的地方,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石林资源、现代农业资源,我们下一步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红色旅游示范区、智慧农业示范园,以发展为主线促进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推进乡村振兴。”向昌彦说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