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堰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校园 和谐之花遍地开

傅家堰中心学校,历经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和多次资源整合,成为了一所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促进平安校园创建、提升教育质量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自2016年起,傅家堰中心学校实施“三年提升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教学环境与设施建设,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础,给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我校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几年里,陆续投资了1700多万,建成了教学楼、男女生公寓楼、开放式书吧、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等。”傅家堰中心学校副校长罗浩瀚说道。

傅家堰中心学校地处大山深处,拥抱自然美景,学校以生态学为视角,以人文观念为指导,确立了“生态校园,绿色发展”的理念,将校园文化和人文地理精神相结合,把“山魂水韵”确立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题,借山水打造校园特色,以山魂弘毅师生品格,用水韵滋养师生情操。同时,学校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确立了以足球、阅读、民族舞蹈为主,多种文化特色为辅的特色德育理念,并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为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激发潜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成效显著。

"强软平台建设,促进民族融合发展,一方面在少年宫开设丰富的社团活动,我校积极创办了民族文化类社团,如茅古斯;另一方面利用班会课、民族讲堂、国旗下讲话,开展民族理论知识宣讲,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罗浩瀚说道。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傅家堰中心学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确立了“绿色师资”的发展理念和“谈、带、导、评、考”的教师培养模式。学校每周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录课室进行网络教研和录课回放,同学科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研磨,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我校尤其注重给青年人搭台子、铺路子,以师徒结对为重点,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在校内大力推动校本研修,扎实开展教研和培训工作, 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罗浩瀚介绍道。

学校不仅是知识文化学习的前沿,也是民族团结精神传播的阵地。傅家堰中心学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充实校园文化建设,全校师生同舟共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完善硬件设施,打造主题教育基地,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将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到同学们心中,努力办好家门口人民满意的学校,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 罗浩瀚说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