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中,尘世之外的柴埠溪因独特的峰林景观险崖绝壁,被国际公认为奇特北纬30度地球圈上不可多得的一颗绿色明珠。柴埠溪大峡谷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今年以来,柴埠溪一直坚持内外兼修,打造集生态观光、避暑休闲、康养度假的世外桃源般的土家文化景区,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和旅游体验。
打通最后“一公里”
提高游客游玩舒适性
2020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顺利完成柴埠溪股权重组,推动柴埠溪旅游高质量发展第一步。柴埠溪以“边经营、边规划、边提升”的理念持续改善住宿、餐饮、游览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确保游客的可进入性便捷性,必须确保道路畅行。在交通部门支持下,柴埠溪建设卡大公路4公里,墨池公路2.8公里,沙卡公路4.9公里,打通景区最后“一公里”。并启动了柴埠溪谷底道路综合建设,该道路起于松林坪桥头,止于柴埠溪梯子口景区大门,路线全长14.751公里,工程造价1.88亿。建成后既是连接柴埠溪景区的重要线路,又是集中展示柴埠溪核心景区自然资源的旅游公路。
柴埠溪景区地处少数民族土家族聚居区,这里民俗文化丰富,不仅有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与非遗文化。景区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在满足游客需求上,结合景区风景及土家文化元素统一规划、设计,完成唤山云居酒店39间客房装修改造工作。收回景区外租店铺,新建绣楼文创店、奶茶店、轻食店等店铺,集中打造集旅游、购物、体验于一体的新亮点。
应节而舞推产品
提升游客参与体验度
品土家美食,赏非遗文化,赶土家特产年货大集。11月27日,第二届柴埠溪大峡谷·土家风情长龙宴在柴埠溪大湾口景区新月广场上盛大开启。喜庆欢快的舞龙喜迎八方游客,长龙上下翻腾,游客与当地村民共赏“年猪巡游”。长龙宴上,地道的土家抬格子,让往来宾客感受唇齿间团团圆圆的喜庆年味。品尝美食之余,舞台上土家小伙幺妹载歌载舞,板凳舞、南曲、九子鞭,土家人传承至今的非遗文化让人目不暇接。活动现场,还有地道的土家集市,土蜂蜜、高山腊肉、土家麻糖、乡里干菜、“生态猪肉”等众多地道的“山货”被秒杀一空。
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互动体验,柴埠溪一直在努力探索。春天举办花朝会,游客可以来一次汉服旅拍,体验古今穿越,畅游山水中还可以用画笔记录峰林美景。夏天举办22度柴埠溪放空一夏露天音乐节,在炎热的夏天来柴埠溪度过不用空调的夏天,伴着星空与晚风,听着歌声放空一切。秋天邀游客赏红叶,游历柴埠溪的美丽山水间,感受秋日美景。冬季举办最具土家传统年味的长龙宴,让游客在体验最地道的土家年味同时,还能感受到土家文化魅力。
五峰是世界茶旅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依托地域优势,景区积极做好农旅融合大文章,与县域知名茶企及高职茶叶技能班合作,定期在景区开展手工炒茶、茶艺互动等活动,游客在山水之间还能体验亲手炒茶、制茶、品茶,深刻体味五峰茶文化。
文旅融合塑品牌
构建复合型文化主题休闲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柴埠溪大峡谷景区坚持将文化融于景区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年7月,柴埠溪推出宜昌旅游的第一款文创雪糕,雪糕外形结合景区大门及景点,推出经典绿茶口味,一经推出广受好评,成为今年夏季游客争相购买打卡的“宠儿”。柴埠溪还结合土家族中秋饮食文化,在今年中秋推出了土家起酥饼,每个起酥饼都是土家匠人手工打造,在还原传统土家风味的基础上,更开发了绿茶、红茶、蜂蜜桂花等口味,让游客在美食中感受体验浓浓的土家文化。
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柴埠溪惊艳亮相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柴埠溪美丽独特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旅行商和市民。据了解,柴埠溪先后在澳门、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西安等省会城市进行展示推介,宣传柴埠溪美丽的山水,展现“百里幽峡,奇峰三千”的柴埠溪旅游形象,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柴埠溪,走进柴埠溪。
据介绍,未来,柴埠溪将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标准,塑造文化创意IP,丰富休闲产品体系,完善度假产品供给,优化游览线路连接,争创国家5A旅游景区,全力构建柴埠溪复合型文化主题休闲旅游。同时,用科技赋能,精准服务,探索5G应用,打造“智慧景区”。完成以旅游品牌策略定位、生态场景营造、智慧系统搭建为主体的闭环生态系统。利用大数据,抓取数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规划沉浸式游玩路线,营造场景式消费,完成整体行程的闭环。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