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自治县:强力保障大赛圆满成功 描绘最美山区体育+画卷

从宜昌向南一个多小时,即到五峰境内。这是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首届滑雪比赛的承办地,美丽的土家山城盛装迎客,全省的滑雪健儿欢聚一堂。1月19日,省运会首届滑雪比赛圆满落幕,在此期间,赛事有条不紊的进行,赛地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等各方的一致好评,这离不开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完善的服务保障工作。

依托天然条件优势

强力推进承办工作

五峰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与湘鄂两省六县市交界,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110个村(社区),总人口17.1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4.8%。五峰全境皆山,平均海拔1100米,仅次于神农架,位居全省第二。这里被称为“康养天堂”,森林覆盖率高达82%,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世卫标准10倍以上,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被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当组委会决定在五峰举办比赛时,五峰第一时间成立了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滑雪比赛五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综合组、后勤保障组、志愿服务组、安全维稳组等七个工作专班,有序推进筹备工作。

赛时,五峰自治县整体联动,在住宿餐饮、交通保障、安全维稳、医疗救护、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电力、电信等方面进行保障,由县疾控中心等4家单位负责对人员防控、赛场及酒店防控工作进行赛前赛中现场指导,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安排3组医护人员和3台救护车在现场全程备勤,沿途全域医疗保障;在赛场与驻地开展食品安全评估,落实餐饮具消毒等设施设备,同时2个监管组驻点对两家酒店进行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保障;运动员与裁判员分独岭云顶酒店、五峰假日酒店两地住宿和餐饮,比赛期间安排专车接送参赛人员往返赛场与驻地等等,全方位保障了赛事安全进行。

紧抓省运承办机遇

增强体育综合实力

近几年,五峰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在体育竞赛、体育人才培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育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五峰自治县荣获宜昌“全市体育强市贡献奖”。

五峰自治县文旅局副局长谢朝毅介绍:“我县先后投资近2个亿,完成了县级‘一场两馆’建设。县民族体育馆于2018年初建成投入使用。去年8月31日,县游泳馆、县公共体育运动场也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着力打造五峰国际滑雪场,成为集滑雪、观光、餐饮、接待、会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旅游项目。五峰自治县在2018年实现对全县108个村(社区)的农民体育工程设施配备的全覆盖,并且在不断推进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体育场地在不断增加。”截止目前,五峰自治县各类体育场馆面积达到36.59万平方米,人均达到2.14平方米。

据了解,五峰自治县每年开展全县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棋类、长跑、武术等项目的比赛活动10次以上,参与比赛活动达2000人左右。全县体育协会组织达到11个,目前持证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95人。全县建成健身站点40个,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达2.5万多人;去年高标准承办了宜昌市第六届运动会,是五峰有史以来承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还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湖北宜昌)2019中国(五峰)高山滑雪三人接力赛、第六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宜昌·五峰站)暨滑向2022-全国大众高山滑雪系列赛两项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00名专业运动员和2000多名冰雪爱好者。

五峰自治县文旅局局长陆业鑫说:“在竞技体育方面,我县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在五所学校创建县业余体校训练基地,持续抓好田径、羽毛球、足球、游泳项目的青少年体育训练。去年市六运会,我县443名运动员参加了18个大项的比赛,获得65枚金牌、44.5枚银牌、43.5枚铜牌,同时荣获‘承办贡献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创造我县在市运会历史上最好成绩。”

同时,在体育产业方面,五峰自治县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目前,全县涉体市场主体达21家,体育彩票销售网点达30家,去年总体销售情况良好。截止12月22日,体彩销售总额达到5776.71万元,同比增长20.51%,县市排名靠前。

陆业鑫表示:“我县将在省体育局、市文旅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体育强国纲要》,实施‘十四五’体育规划,立足自身特色,突出山地优势,坚持走出一条以体育引领旅游、以体育带动产业、以体育推进发展的新发展道路。”

来源:“湖北体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