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有了自己的少年宫,五峰2000多名留守儿童筑梦“精神家园”

       “打起莲湘心欢畅,喊起山歌喉咙爽;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生活万年长……” 7月3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20多名小学生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舞起土家非遗传统项目“九子鞭”。

       在五峰,乡村学校少年宫已实现乡镇全覆盖。2000多名假期失教、失爱的贫困留守儿童,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拥有了多姿多彩的童年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五峰有未成年人约1.5万人。近年来,五峰抢抓中央彩票公益基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机遇,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土家族打溜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简伯元训练少儿打溜子艺班

       2012年起,仁和坪镇中小学聘请国家级传承人简伯元、省级传承人王德才等每周二进校传授技艺。6年多来,受训学徒800多人次,成为学校少年宫“最火”的活动项目。如今,五峰已有20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南河锣鼓、打溜子、板凳龙、山歌、南曲、茶艺等特色教学活动,创立了12个土家特色精品活动项目。

       五峰还组织编撰《容美遗风》、《土家习俗》等30种乡土德育系列教材和红色文化读本,将竹马、陀螺等民族体育项目纳入青少年宫活动辅导内容。5年来,五峰共有3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级体育竞赛中夺得金牌24枚。

       春风化雨,德育新人。五峰将教育扶贫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在乡村少年宫开设“爱心妈妈”课堂,全力呵护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先后建成湖北茶博馆、国家地质公园、烈士陵园等17个未成年人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和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县图书馆分馆,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