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的大军中,有这样一支战斗序列,她们收起平日的温柔与美丽,身披白大褂,勇为战时先锋,奋斗在与病毒最近的地方,她们就是不让须眉的巾帼之师——广大女性医务工作者。
看着这张脸,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张“95”后小姑娘的脸。她叫朱苏媛,是五峰镇油菜坪村的村医。大年三十晚上,朱苏媛接到紧急电话通知返岗,她毅然决然告别过年才见到的父亲和男友,黑夜独自骑车回村投入抗战。教村民配制消毒水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她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示范解说,直到有一天,大家看到她脸上出现了大面积脱皮,她才“坦白交代”自己对消毒水过敏。面对那些心疼与劝慰,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轻伤不下火线,这点伤不算什么。”
张苗是牛庄乡卫生院副院长,她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模式。特别是牛庄乡出现确认病例后,十几人需要集中隔离,同时还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疫情扩散。在医护人员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她牺牲了个人休息时间随时接诊发热病人,还要对全乡所有的发热病人进行回访,到重点患者家中测温并了解健康情况,并做好详细的笔记。张苗和父母相距不到3公里,可30多天来,她路过家门十几次,却没回过一次家,没跟亲人见过一次面,每每想起妈妈充满担忧的温柔面庞,她总是忍不住流出思念的泪水。
医护人员多巾帼,危难之际,一大批的女性医护人员逆行一线。我们都看到了73岁的李兰娟院士,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脸上的压痕就像是最美的勋章。当然,更多的是成千上万个如朱苏媛、张苗一样的平凡的人,她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治病救人,充分践行南丁格尔精神服务病人。他们将红妆置于身后,用身上的责任、专业、人性点亮了女性的高光时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