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绿色交响”

2月10日

第十四站走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全媒体走进魅力茶乡五峰多角度、深层次呈现五峰对“两山”理念的创新实践

 全文如下 

魅力茶乡激荡“绿色交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年来,五峰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先后荣获宜昌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字号生态名片。新征程、再出发,该县提出要奋力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增光添彩。

产业——从传统中裂变

立春好时节,万物始苏醒。2月4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沿241国道“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示范带”一路前行,在海拔700多米满目葱翠中,一个茶旅综合体掩映于此,这就是泗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泗洋茶业茶庄园。

渔洋关。陈亮 摄

与传统茶企不一样的是,除了宽敞宏大的生产车间,此处还依山就势规划设计有林间步道、丛林木屋等体验项目,目前正抢抓春茶开园前的时机加速建设。“届时游客来此可避暑、可运动、可休闲、可采摘,将获得别样体验。”泗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学新介绍。

五峰曾是宜红万里古道的重要茶源地。1月10日,五峰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此举将推动五峰进一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茶文化遗产资源,促进茶旅融合深度推进。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茶文旅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只是五峰拓宽转化通道的一个缩影。

在五峰“飞地”民族工业园,15万多平方米的五倍子产业集群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在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天麻袋料种植模式已经大规模运用;在“林药蜂语”示范养殖基地,蜂药互哺的立体种养模式让农民们的日子“甜如蜜”……

1月31日,占地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的五峰中药全产业链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启动,将以“药食同源”为理念,建成集“医、药、养、食”于一体的完善健康产业链,所有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五峰全县拥有茶园22万亩,综合产值可突破40亿元;中药材35万亩,综合产值超10亿元;中蜂10万群,综合产值达亿元以上。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李伦华表示,五峰将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持续探索特色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模式,把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价值”,奋力创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增光添彩。

五峰生态茶园。杨威 摄


动能——从山水间集聚

春回大地,渔洋河畔。武陵山(湖北)野生动植物标本馆建成,9000多平方米的展馆中,5万件来自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标本集体亮相。

据中国环科院定量评估,五峰生态价值达5000亿元,由此标本馆可见一斑。眼下,这生态山水资源正不断集聚绿色发展动能。

2022年12月30日,湖北五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暨湖北五峰太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指挥部揭牌成立。

作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和《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51亿元的太平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额定水头696米、最大扬程747米,是国内继长龙山、天台等抽蓄电站后又一700米级水头的抽水蓄能电站。

五峰太平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平均每年可减少新能源弃电量17.09亿千瓦时,节约系统总煤耗量72.7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2.56万吨,将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1月31日,总投资2.4亿元的中节能风电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启动,已经建成投产的北风垭96MW、南岭100WM、牛庄120MW风电项目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1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约28万多吨、等值减排二氧化碳70多万吨、再造林木40多万立方米。

13万多平方米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推动五峰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式转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邓红静表示,五峰在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中将深化清洁能源碳汇转化模式,以林业碳汇为突破口探索碳汇金融和绿色金融,把五峰打造成鄂西南清洁能源基地。

五峰国际滑雪场。蔡亮 摄


格局——从思想里破题

乡村的年味总是散得比较晚,来到位于长乐坪镇腰牌村的寻踪阁民宿,年味还未散去,鞭炮声不时传来。

寻踪阁民宿负责人苏永琼正为客人张罗着一桌地道的农家菜。她说,无论设计还是装修,无论风格还是定位,从一开始就决定走一条差异化路线,打造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康养等于一体的中高端民宿。到了高峰期,这里常常一房难求,开张半年来营业额已达到20多万元。

长乐坪镇作为五峰旅游名镇,160多家星罗棋布的农家乐一度成为该镇最独特的风景。从农家乐到民宿,是五峰“身在大山 心向沿海”大讨论活动带来的转变之一。

少数民族山区县怎样借势借力、借智借脑,以思想解放推动发展突围?2021年7月以来,一场“身在大山 心向沿海”大讨论活动在五峰开展,掀起思想解放的热潮。

其间,五峰邀请浙江大学专业团队在深入调研全县各乡村后,精准编制《乡村振兴暨全域旅游规划》,为全县97个村庄量身打造了四大类总体规划,明确要加快建设一批群众满意、百姓方便、风景秀美的共同缔造示范村。

2022年底,五峰举办美丽乡村建设与民宿经济发展专题培训会,提出要全面对标沿海先进经验,围绕“土、凉、茶、氧、健、康”六大特色,按照“小规模、高档次、特色化”的原则,打造一批特色“微度假地”,以连点成线、织线成面的态势,在全力发展民宿经济中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

2月10日,来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镇村的70名学员走进浙江安吉,现场学习体悟安吉推进“两山”实践的经验做法,深化发展思考,凝聚内生动力,群策群力以“两山”转化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加快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

李伦华表示,五峰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身在大山 心向沿海”大讨论活动,做靓生态品牌、做优全域旅游、做特一茶两中、做大飞地经济、做强县城能级,为宜昌强产兴城创典范作出五峰贡献。

五峰柴埠溪雪景。郑朝茂 摄

土家“三句半” 宣讲到心坎儿

2月3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文明办传来消息,邓兰舟志愿服务队宣讲服务分队荣获“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不久前,他们刚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宣讲会。

“表演主题要鲜明,文不对题无人听,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宣传,请细听!”在五峰镇石梁司村,宣讲服务分队身着土家族服饰,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三句半”作品《万众欢呼二十大》,为当地村民集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这种方式好看好懂又好记,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讲到我们心坎儿上了。”一位村民对宣讲队的表演连连称赞。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一天接到邀请,次日下午动笔完成初稿,又经过4天的打磨和推敲后成型。”创作者龚德俊说,宣讲词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内容的提炼,希望通过民俗曲艺的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寻常百姓家”。

“平时不跑车的时候,我就会来参加服务活动。”邓兰舟说,作为一名乡村客运司机,除了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山里的村民们,也希望能把党的好声音传进五峰的山窝窝,践行一名土家儿女爱党爱国的初心。

据了解,邓兰舟志愿服务队宣讲服务分队组建于2020年6月,坚持以“中国好人”邓兰舟的先进事迹为示范引领,广泛动员党员群众投身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中。

截至目前,邓兰舟志愿服务队宣讲服务分队及其下设文化文艺宣讲小分队已累计开展政策理论宣讲500余次,基层群众参与宣讲人次超200人,宣讲受众超10000人。

梦回宜红古茶道

2月10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大型全媒采访团走进宜昌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集团)各个直播平台集聚广大网友,跟随直播团队,深入后河自然保护区,漫步原始森林,感受多样生命与多彩世界;走进武陵山野生动植物标本馆,聆听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精彩故事;来到五峰非遗传承展示馆,寻访茶马古道的旧时光与新风采。

“后河自然保护区内有1万多种昆虫,已知有确切名称的有2000多种,团队还在持续进行科考和科研探索。”后河科研所工程师程玉芬说道。

“为了扩大对重点物种的保护,我们正在把人脸识别和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手段运用到全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过程中。”后河科研所所长王业清介绍。

“‘模式标本’就是一个物种被发现并鉴定之后的第一份标本。”在武陵山野生动植物标本馆内,后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业勇介绍,目前已知的植物有3300多种,动物有400多种,这些都是后河生态资源优势的硬支撑。

林麝在森林中觅食、斑羚在峭壁上漫步、黑熊在草地上打滚儿……在红外线摄像头在帮助下,后河自然保护区内的原生态景象得以展现在网友眼前。

“看见它们自在地生活在家园里真开心。”网友“大熊抱”在直播间感慨地说。

镜头来到渔洋关镇宜红茶工业遗址。“这座茶叶加工厂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做到‘茶叶不落地’的标准,是五峰第一家外贸出口企业。”原国营五峰民族精制茶厂厂长王先国说。

“这是1976年的‘毛红四级样’。”五峰文化馆馆长胡冰拿出一罐外包装颇具年代感的茶叶介绍说,这些样品代表着五峰茶文化的辉煌历史。

“我们研发了用中药提取工艺来制作速溶茶粉,可以直接用矿泉水冷泡,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方式。”湖北采花茶叶总经理助理刘毅说,之后还将把夏秋茶品种投入到生产线中,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充分展示宜昌各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新担当新作为,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委宣传部具体安排,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集团)与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联动,推出了此次大型全媒体采访报道活动。

本次主题采访活动将持续至2月上旬。百名全媒体记者组成的报道专班将创新形式,采用新媒体直播、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报纸新闻、短视频、微信等方式,在每个县市区组织一场“新媒体+广播”的现场直播,统筹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做好全媒体报道,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 点击下方图片回看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