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子阳:做强“种子芯片” 促进产业发展

县政协委员桑子阳,扎根深山20多年,培育“一朵花”,厚植“一片林”。从红花玉兰到代料天麻,从“林药蜂”立体种养到大健康产业,他努力探索,为我县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价值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桑子阳是来自我县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五峰特有品种“红花玉兰”500余万株,建立五倍子、天麻、淫羊藿等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4万平方米,探索出“林药蜂”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近20项,获发明专利13项。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目前,桑子阳和他的团队,正围绕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以五倍子、天麻、淫羊藿等为主要品种,与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湖北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选种育种工作。同时,围绕良种繁育、高效栽培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通过规模化繁育推广应用,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桑子阳说,小小的种子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芯片。他们将审定认定一批中药材新品种,继续攻克种苗繁育、生态高效种植等新技术,同时探索“林药蜂”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到千家万户,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桑子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除了在实践层面身体力行外,他还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近年来,他结合自身工作积极调研,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种业工程,提出了很多务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于未来,他希望通过更多的技术攻关和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县产业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桑子阳说,最关注的是如何把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广到林农和老百姓当中去。他更加呼吁从源头来解决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种业工程抓起。(全媒体记者 望鹏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