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参加湖北省2024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培训班的95名学员走进我县,现场调研我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开发利用情况。
在宜红茶工业遗产、五峰非遗传承展示馆、土家民俗馆等地,学员们参观了保存完好的建筑遗产及精制设备,了解五峰茶文化、土家文化、非遗文化发展历程。
武陵山(湖北)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集标本展示保存、自然教育、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中心等功能于一体,是五峰乃至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缩影,也是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良好生态的展厅,更是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示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自然科普和生态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员们边走边看,近距离欣赏动植物标本,详细了解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培训班学员刘江参观完后表示,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和更清晰的认识,五峰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摸清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保护,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相互转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后河保护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将“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策略调整为“保护优先”,并实行“三个停止”,开启最严生态保护模式。如今,五峰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实现生态价值的可量化收益和综合化效益有机融合,以丰富多样的资源家底为依托,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通讯员 史冲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