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创新“三三”模式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谋划、多措并举,提能履职打造“三支队伍”、紧盯重点做优“三大抓手”、立足需求推出“三项服务”,以法治“硬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我县充分发挥党政法律顾问作用,指导参与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核工作,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广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带头人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服务,助力合规合法经营发展。部署推进涉企不平等对待企业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清理工作,持续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质效。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创作的南曲小调《曲说民法典》深受群众喜爱。组织政法系统青年干部聚焦食品安全、政务服务、普法宣传等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域,拍摄《司法青年来普法》系列微视频。调动“法律明白人”、专职人民调解员、村(社区)干部等志愿服务队伍,编排《百姓事,有“说法”》系列普法栏目。

我县探索推动“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机制,引导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探索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推广“首违不罚线上学习室”,实施“以学代罚”制度,让行政执法更显“温度”。印发《全县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定《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任务分解清单》,列出涉及19个方面的45项具体措施,对行政执法实行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

我县还整合全县律师、公证、调解、信用修复等资源成立“县公益法律服务团”,对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商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实施公证服务“五减五办”机制,在五峰镇和采花乡依托司法所设立公证延伸办理点,为宜张高速、宜来高速等建设项目提供现场监督和提存公证服务。以县矛盾调处中心为主阵地,构建“1+16+N”全域调解矩阵。目前,已成功调处涉企纠纷25件,涉及金额达878万元。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将劳动争议、合同履行等涉企矛盾作为重点,排查并及时化解重大纠纷15件。(通讯员 史冲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