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渔洋关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渔洋关镇提出“当好窗口、引领示范、打造样板”的新目标。未来五年,渔洋关镇将紧扣“世界茶旅古镇”定位和“三区三带”布局,抢抓“三高两铁”交通突破、县城建设扩容提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三大机遇,全力谱写渔洋关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水平服务新城建设 “三区三带”点亮五峰窗口
从万里茶道汉阳桥到汲明、千珠碧、常乐等茶企一直覆盖到G351、G241湖南石门的茶旅康养示范带;以青岗岭茶叶公园为核心的茶旅文化组团;以沙埫村和古茶道等旅游资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组团;以清水湾村辐射周边的避暑康养组团。“一带三组团”正在渔洋关镇悄然推进。人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未来县城即将显现的背后,是县城避险迁建时打下坚实基础。自2012年启动县城避险迁建以来,渔洋关镇累计完成土地征收13496亩,房屋征收1081栋,附属设施征收122宗,安置房和宅基地清算885户,建设安置房1414套,为新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渔洋关镇共建成G351国道11.36公里,G241国道42.3公里,实现绕城外环线闭合,宜张高速连接线、曹家坪城市连接线贯通,新县城渔洋关镇交通骨架初现雏形。宜来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宜张高速于2017年初正式通车渔洋关,融入全市“一小时”经济圈。铁合金厂宿舍、黄磷厂宿舍老旧小区改造,客运站至胜利路沿河段道路、壶瓶山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到群众广泛点赞,小区环境和县城的面貌明显改善。
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引领县域核心和乡村振兴发展示范
五年来,渔洋关镇争当全县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坚持乡村振兴与重大项目建设“双管齐下”,携手共进。投资9亿元的南岭风电项目当年建设当年并网;关门岩水库大坝、簸箕山自来水厂完工,关门岩管道输水工程已完成60%,新的供水体系即将投入使用。红花套至渔洋关镇天然气管道项目于2020年开工,全长60公里,新建渔洋关末站1座和线路截断阀室3座。累计投入网改资金1.89亿元,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7条计164.87公里。
推进城北工业园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农机具制造、特色民族手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实行进规、进限、进高企业梯次培育,力争到2025年全镇3家规上工业企业申报认定为省级以上隐形冠军或科技小巨人,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8家,培育5亿元产值龙头企业1家,亿元产值企业5家,上市企业1家。
高标准筑牢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渔洋”的民生样本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渔洋关镇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社区群众也积极加入志愿服务、热心助人的行列中。11个村“党员驿家、服务到家”的全域党建品牌有效树立;推行党员积分制度,大房坪社区“五星”党员管理、火田坑村“五心支部”、清水湾村“清水支部”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快速发展;全面完善“大党委联动治理”组织体系,每季度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累计协商确定共建事项377个,解决实事74件;“自信调解室”有效发挥民间调解机构作用,建立“五方联动”协商议事机制,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00多起,化解“遗留案”“骨头案”30余件;鞍山村在“一警三专N员”治理体系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鞍山义警”整装待发;新开业的“诚信守法超市”里,村民们拿着自己的奖励积分手册,排队登记兑换生活用品;村民们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享受诚信守法的实惠,将法治观念融入生活、铭记心中。
未来五年,围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渔洋关镇将高标准高品质打造“世界茶旅古镇”,努力建成全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乡镇、全省特色产业示范乡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