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经仁和坪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021年第三届“最美仁和人”评选活动,传递仁和坪正能量。经广泛动员推荐、逐级遴选、征求意见、深入考察等程序,形成了“最美仁和人”拟表彰对象(名单附后)。
根据评选活动有关规定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现将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从2021年6月16日开始,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如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可通过电话、信函或传真等形式向镇纪委办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签署或告知本人真实姓名,以利于了解核实情况。联系电话:0717-5754529通讯地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人民政府(邮政编码:443400)
中共仁和坪镇委员会
2021年6月16日
伍占全,男,居委会居民。2018年起被居委会招聘为保洁员,从事仁和坪镇全镇垃圾清运兼垃圾打包成件工作。三年来他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以“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无私奉献精神,默默地战斗在环卫清运工作第一线。不仅本职工作做的好,本人居住地环境卫生同样干净整洁,他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广大环卫工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李慧芳,女,梅坪村村民。2014年,她家因病因学,经村评议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单位市县畜牧局、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接力帮扶下,李慧芳扎实肯干,投身养殖,发展肉牛产业,建立家庭农场,从十头牛发展到如今百头牛,靠着扶贫政策、扶贫项目的支持以及个人艰苦奋斗,不仅自家顺利脱贫,还带动包括34户贫困户在内的68户农户通过牛羊产业创收,走上了产业脱贫致富路。
杨太春,女,林家坪村民。20年前,杨太春丈夫因重病去世,女儿还小,公婆受不了失去独子的重大打击病倒了,为了替丈夫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巨额债务。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杨太春成了一家子的主心骨。面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杨太春没有选择退缩,小身板硬是挑起了重担。为了还清债务,她每天天没亮就下地干活,中午抽时间回家给公婆做饭,老人牙口不好,她就单独给他们开小灶。邻里乡亲提起杨太春,无不赞誉有加,对公婆的照顾更是体贴入微。
陈高会,女,大檀树村村民。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家庭团结和睦,她本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好评。陈高会的婆婆因中风已经瘫痪12个年头,12年来,她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以重担。1993年的正月,陈高会夫妇领养了现在的孩子,虽孩子不是亲生,但甚是亲生,她从不打骂孩子,从不粗言脏语,她用爱心呵护孩子的茁壮成长。当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陈高会总不怕自己吃亏,再难都是挺身而出,热心相助,尤其是对于年长的老人更是照顾有加。
胡金华,男,仁和坪镇卫生院医疗组主任。十七年前非典,他请战,他说,我年轻我先上,年轻人就应该多历练,经考验!那时,大女儿尚在襁褓。十七年后新冠,他请战,他说,我有经验我先上,从医多年,十年磨一剑,百回攻一关!此时,大女儿即将高考,小女儿蹒跚学步,老母亲年逾耄耋。自大年初一开始,他便主动放弃年假,坚守发热门诊,扎根抗疫一线,为仁和坪镇两万多名父老乡亲的健康安宁,他默默坚守,无怨无悔。
邹享艳,女,大栗树村村民。2005年,邹享艳的婆婆因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公公老年痴呆且患有肺癌,照顾婆婆生活起居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白天除了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外,还要抽空下地干活,家里3亩多的地也是靠她起早贪黑的一锄头拜天、一锄头拜地的种出来的。晚上回到家还得给婆婆擦拭身体,帮忙按摩,给她换上干净的衣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2017年,公公不幸去世,家里就剩他们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因为公公的去世,她对婆婆更加好了,每天都多抽空陪她说话、看电视。周围邻居说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她总是赞不绝口。
彭西陵,男,杨柳池村村民。他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母亲,在他的照料下,母亲身体素质好,耳聪目明口齿清晰,他不畏生活中的困难,靠着自己的薄弱身躯扛起整个家庭,将家里的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毛泽清,男,罗汉埫村村民。自2017年从事村村通司机工作以来,毛泽清每天坚持为村民带快递送到他们手中,遇到冬季天不亮就去接送村里的留守儿童上下学,经常帮村里留守老人在镇上买米买面,代缴水电费,代寄代收包裹等等。渐渐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百姓邻里的贴心人”。四余年如一日,日日如此,他把帮助他人当作一种快乐,不分份内份外,并把助人为乐化作一种自觉行为。
彭应超,男,枫香坪村村民。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伊芙婚纱(中山)有限公司,几年辛苦经营,终于闯出了一条属于他的成功之路。在艰苦创业、经商致富的同时,彭应超一直关心养育他的故乡——枫香坪村,一直惦记着陪伴关爱他成长的父老乡亲。2019年下半年向枫香坪村捐赠1万元用于公路建设。疫情期间向枫香坪村和罗汉埫村贫困户免费发放防护物资,总价值2万元,向仁和坪镇卫生院爱心捐款1万元。给予五峰县理科状元王晶淼每年5000元的资助。
陈贻美,男,业产坪村村医。他,虽已退休却依然工作在村医的岗位上;他,51年如一日闻“病”而动给村民健康“医”靠;他,像军人一样不论寒暑,常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巷送医问药;他,始终把“村民健康大于天”作为医者仁心的毕生追求。2020年伊始,武汉疫情爆发,陈贻美医生却和村干部一路逆行,走村入户,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他只有披上简陋的一次性雨衣,带上一次性口罩进行人员摸排。在遇到不配合工作的村民,陈贻美医生都会耐心细致的跟他们解释,告知疫情的严重性与危害性,以及不配合他们工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并配合工作。